从平潭右营村沿着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,来到平潭老酒厂,酒厂年岁已久,老厝破败,茅草丛生,灰色的墙面,窄窄的窗户,却走出了施恩、施国麟、施得高三代极具传奇性的人物。一门三虎将,父子两提督,在海防重地的平潭诸多彰武世家中,实属罕见,他们戎马生涯的故事独领风骚,这故事背后,
一门三代皆虎将
平潭位于台湾海峡的险要位置,自古就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军事重镇。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有重兵驻守,与台湾澎湖、广东南澳共为“三山之目”。
据记载,戚继光曾在海坛设水寨,筑炮台,是当时抗倭重要据点。康熙年间将水师移驻海坛,在此建立水师基地,设左中右营,兵员两千四百人,与台湾澎湖驻军每三年换防,与台湾关系十分密切。
海岛的特殊环境与海防的特殊使命,这种独特的军事氛围也就为平潭造就了一批尚武精英。其中在1683年至1850年,可以说短短的160年间,就出现了6名提督,12名总兵,还不包括其他60多名不同职衔的武官,水师人才及水师文化在整个中国沿海中是绝无仅有,其中“一里六提督”、“一门三虎将”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。
平潭施恩文化促进会会长施恭斌告诉记者,平潭施姓多从福清一带迁来,跟施琅是宗族关系。也许是受施琅一代的影响。施恩早年胸有抱负,自幼习武,早早投身于行伍之列,后屡立战功,威名远播,在乾隆年间升任海坛镇总兵,此后便举家从福清龙田迁居海坛右营村。
此后,任温州镇总兵,成为保一方平安的将军,在他的治下是商贾往来,物流畅通,市井繁荣。原来他赴任温州后,根据温州地区蜿蜒长达数百里的地形,着力修筑防御军事,实施“巡防法”,使温州境内免于寇匪骚扰,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褒奖。
而在施恩告老还乡之际,他与乾隆帝的一段对话,传遍朝野,朝着大臣无不称奇。原来,那一年是乾隆寿辰,施恩便赴京参加寿典。乾隆帝听闻施恩到来,便特地呼唤施恩在跟前,两人相谈甚欢,乾隆帝更是龙颜大悦,朝中大臣许久未见乾隆帝如此这般,都认为这是旷世奇闻。只是无人知晓二人谈话内容,史官也是无从记载,这一幕也只能任由后人去揣摩。
在施恩传奇的一生影响下,其子辈也走上祖辈的路子。其子施国麟在嘉庆年间远赴广东碣石镇任总兵,后来因功升任广东虎门提督,仕途上比他的父亲更走近了一步,在保疆卫国安民治军上也是作出积极贡献。
其孙施得高在父辈的影响下,也是精通武艺,熟读兵书,在抵御外敌上更是声名远播。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,为了痛击英军,保卫金门,施得高更是四进金门。
1841年7月,英军在福建沿海不断滋事寻衅,在舰炮利舰下,平潭的另一位将领江继芸壮烈牺牲,在此影响下,施得高接下了沉重的担子,在敌众我寡之下加紧战备,随时准备迎击来敌。英军因为金门的严密防备,并不敢进犯侵扰,可以说,当时的金门能够安然无恙,与施得高治军有方有很大的关联。据史书记载,因为施得高应付有方,因功升任福建水师提督,保卫厦门,后被诰封“振威将军。
”一家三代,二提督一总兵。施氏三虎将先后镇守福建、广东、浙江、台湾沿海一带,御海有方,在平潭诸多彰武世家可谓是独领风骚。
两梦寻获三虎墓
说起江继云、詹功显的故事,很多平潭老人都是娓娓道来,然而知道施恩、施国麟、施得高的人甚
少,历史记载几乎接近空白,或者已经烟消云散,只能从他们荒芜的墓冢中去寻找一二。
在平潭施恩文化促进会的会长施恭斌、副会长施生国的带领下,记者踏上了这个探墓之路。说起施氏三代虎将之墓,施生国更是向记者讲述了这其中的神奇故事,原来在施得高死后,他的后人也销声匿迹,似乎有意隐姓埋名,从此不在平潭出现,关于三代的记忆碎片,也只留在坊间传闻。
施氏后人无故消失后,留在平潭的施恩、施国麟、施得高墓冢也是荒废多时,无人打理,任由风吹雨打。施生国说,“在十多年前找到了这个施恩之墓,此后每年在清明节都会前来扫墓,每当这个时候也有一位施姓族人拿着诸多祭品前来祭奠,我们还当时怀疑此人会不会就是施恩的后人。”
一问之下,这个人才道出隐藏了100多年的秘密,原来这个扫墓人其实并不是姓施,他是岚城乡正旺小楼自然村人,姓丁。说起这个秘密,要源于他的爷爷。他爷爷7岁时,无故失踪7天,一家人寻获不得,着急的很。
“突然在失踪7日后的一个晚上,曾祖父梦到自称一位施大人的跟他说,只要这个孩子认他做干爹,他就可以找到这个孩子。曾祖父就问,那你在哪里呢,得到的问答他家的后山。后来第二天他们便在后山看到一个已经荒芜的墓,不久失踪的孩子也找到了,此后丁家便改姓为施,每年的清明都会来施恩墓祭拜。”
因为这个梦,施大人墓便在村里传开,至今一问施大人墓,小楼村人便都知道。在施恭斌的带领下,记者来到位于小楼村的一个山坡。只见“平潭县文物保护单位,一个施氏三虎将坟墓”的碑文引入眼帘,落款是平潭县政府立。
施恩的墓穴,背靠君山,面朝大海,戍卫着整个小楼村,整个坟墓已经被翻修多次,从整个坟墓石头造型看,依然能看出一些当年的影子。施恭斌告诉记者,施恩墓曾在大跃进的时候被人挖掘过,整个棺材是由铁皮包着,当年人们就把这个铁皮拿出炼钢,墓碑也被后人拿到附近的食堂,后不见踪迹。看着杂草丛生的施恩墓,很难想象这就是曾经叱咤风云,受过乾隆皇帝褒奖的总兵大人。
夕阳下,一只老牛在墓穴旁边的树下吃草,它无形间和曾经的海坛镇总兵施恩成为了邻居,岁月沧桑,斯人已去,历史的痕迹在夕阳中诉说着施氏一门过往的辉煌。
无独有偶,施国麟、施得高墓的寻获也是因为一场梦。2000年的时候,平潭一位叫施传经的人做了一个梦,梦见在北厝镇的南雾里村的一个山坡上有两个施将军墓。第二天施传经便来到南雾里村,真的发现有两个坟墓并列坐落,右边是广东虎门提督施国麟墓,左边是福建水师提督施得高墓,只是坟墓早已荒废多时,植被茂密,此后施国麟、施得高墓的发现引起了县政府的关注,三墓一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。
在南务里看到两个墓并列在一块,墓碑上的字迹已经磨损的厉害,但是依然能模糊看出一些字眼,原本坟墓旁前的两只狮子只剩下一只,另外一只也是身子不全。倒是施得高墓前一只龙的画像引人注目。远远看去。两个坟墓像两只狮子一样守护着务里村人。
加强岚台交流 传承水师文化
平潭特殊海防的战略位置,使它成为戍台名将辈出的地方,在平潭,水师文化早已经成为了海坛文化的一张名片。作为平潭县城的发源地,平潭古街里是名人辈出。记者跟随着施恭斌、施生国来到当年右营的地方,尝试寻找当年施氏三虎将的影子。
曾经的老街,街道两旁店铺林立,商贾小贩的吆喝声在小巷里穿梭,各地来赶集的商人、农民聚集在这里。古街还依然存在着当年水师的样子。后围是水师军营住宅,而左营、中营、右营则是当时的驻防地,右营还在,只是被破落的酒厂取代,其余早已不见了历史的踪迹。
记者尝试在这里寻找着施家在古街里的蛛丝马迹,走在这条老街上,依然能感受到它曾经的热闹与喧哗。在宽窄巷里,在不经意间,闽剧的表演声,远远传来,古老军事生活的文化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和延续。可以想象的是当年刀光血影的军事生活和众将士戎马一生的影子。
然而施家后人早就迁离海岛,当年的水师校场的场所也早已被昔日的老酒厂取代,平潭老酒厂也已经荒芜,从斑驳的门窗里可以看到曾经这里的喧嚣。老厝年代久远,大多都已经成为了危房,显然已经不能住人了。由于缺乏修缮和保护,日渐老化残破,茅草丛生,老厝的外墙已显得破败不堪,满墙的灰尘和蛛网更增加了它的沧桑感。
看到这一幕,施恭斌并没有失去信心,他说,这里走出了平潭的水师,见证了平潭的海防文化,他们也和各地的施氏宗亲,特别是和台湾、海外的施氏宗亲加强互动,同时不放弃寻找将门之后。“平潭水师和台湾水师有着换防的历史,而且施得高曾经更是四次出任金门总兵,在当地有不小的影响力,我们希望能够加强与台湾这方面的联系,弘扬平潭的海防文化。”施生国说。“我们还想成立施恩文化馆,通过历史证件、照片,以展示平潭特色的海防文化,向外宣传平潭这段重要的海防历史,希望能够通过宗亲之间的交往,来促进两岸三地的民间文化交流。”施恭斌说。
秘书长施仁福供稿